• 陳怡樺教授研究室專題研究

    已畢業之學長姐們分享他們的經驗​

  • 專題研究課程

    臺北醫學大學為培養並鼓勵具有研究潛力及興趣之各學系學生從事專題研究,發展學生基礎研究能力,並建構醫學人文知識、拓展跨領域與跨學科溝通視野,以及對健康與社會議題之關切,推動大學部各學系開設大學生專題研究課程。 目前臺北醫學大學大學部15個學系組中,已全面開設大學生專題研究課程。
  • 1037 吳銘洋

    學經歷:大學北醫公衛系/碩士陽明公衛所
    目前任職:百瑞精鼎Statistical Programmer
    我從專題課程學習到....
    1. 每週Team Meeting培養閱讀論文的習慣,可以從中了解實驗設計、統計應用、研究邏輯等,對之後大四的seminar 很有幫助。
    2. 在醫院收案能夠培養溝通的技巧,要如何在短短幾分鐘內讓第一次見面的人理解整個研究內容是不簡單的。掌握溝通技巧不論是在以後研究所或是職場上面試都很實用!
    3. 老師鼓勵學生發表研究(公衛年會、大專生計劃等),可以藉由做研究一步一步打下生統與實驗設計的基礎,也能培養SAS coding的技巧,從資料前處理到最後做出統計模型會很有成就感。

    1037 黃子娟

    學經歷:北醫公衛系畢業。曾任職於雲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從專題課程學習到....
    1. 實際參與政府補助的學術計畫案,直接面對受訪者,學習詢問參與研究的能力。
    2. 瞭解問卷中使用的各種量表,探討問題的根本。
    3. 理解大型問卷追蹤的困難與繁雜,及其中問卷建檔的形式與處理。
    4. 構想專題研究,實際使用軟體處理及分析資料,並撰寫成海報。
    5. 透過每週聽學長姐與同學的簡報/Seminar報告,去研究思考每篇論文背後的邏輯思維,並試著提出論文作者未考慮的因素,考量其可能的影響結果。
    6. 由於研究團隊中有外籍學生,meeting多半以英文進行,是個強迫自己沉浸在練習英文聽力與口說的環境。

    1047 丁心恬

    學經歷:大學北醫公衛系/碩士北醫公衛所
    目前任職:美商台灣布萊特 Statistical Programmer
    我從專題課程學習到....

    我在大三上加入了怡樺老師研究室。在研究訓練中,可以學習到問卷整理、資料分析以及完整的研究流程之外,比較特別的是可以到醫院收案,面對面接觸到爸爸媽媽,訓練自己的口才以及危機處理的能力,是個非常難得的經驗!

     

    1047 邱鈺翔

    學經歷:臺北醫學大學公衛系  雙主修  保健營養學系  畢業。
    目前於美國波士頓Tufts University就讀研究所,主修Nutrition Interventions, Communication, and Behavior Change。
    我從專題課程學習到....
    1. 怡樺老師專題lab meeting中可以訓練自己閱讀paper,並用英文和同學討論的過程,能夠讓自己熟悉國外研究所的教學方式。過程中每個人都要參與討論,可以訓練自己發想問題的能力。
    2. 在醫院收案的過程中,能夠熟悉做研究的溝通技巧,並透過閱讀問卷問題,提前為大專生計畫等做準備。收案過程中也能訓練自己和個案說明計畫內容的能力,也提前為臨時狀況訓練應變能力。

    1047 周冠廷

    學經歷:北醫公衛系+藥學系臨床藥學組(六年制),目前為臨床藥學研究所碩士班。
    我從專題課程學習到....
    1. 我覺得有幫助我建構研究邏輯,特別了解到研究方法上面受試者的選擇(收入、排除條件),法規對受試者的保障(好處、風險、不參加試驗不會影響到原本的醫療權益),對於未來要寫研究計畫或大專生計畫的人會很有幫助。
    2. 在lab meeting上則是會讓我們吸收相關領域的背景知識,讓我們對影響孕產婦及小朋友健康的因子有更進一步認識。如果之後也要走相關領域的時候,也能高效率找到相關的paper,節省相當多時間在背景知識的查找上。
    3. key in問卷的時候觀察並理解問卷設計的模式、填答方向性的設計目的(如非常滿意/同意/非常不滿意/不同意),先理解問卷中問題設計的目的,受訪者能理解並填答出合理合適的答案,如何設計選項也很重要。
    4. dry lab相對於wet lab會有更多與人面對面接觸、並邀請個案加入研究填答問卷的機會,我覺得在加入實驗室的過程中,學到經營一個長期追蹤型的研究需要有哪些方法來把受試者盡量的留下來的誘因(受訪者回饋禮金、免付費的重金屬檢測、空氣汙染檢測、心理師訪問、方便填寫及寄送問卷的方式等),深感進行一項研究之大不易,需顧及很多的細節。

    1057 黃莉琪

    學經歷:北醫公衛系畢業
    目前任職:國民健康署整合性預防及延緩失能-長者健康促進站輔導網絡計畫 專案助理
    我從專題課程學習到....
    1. 在怡樺老師lab 中可以學習到很多Dry lab 的精髓:從問卷整理、資料建檔、問卷追蹤再至家庭訪問。行政方面,可以培養謹慎與細心的資料處理技巧;訪視個案中可以訓練臨場的溝通表達,對於收案型的計畫執行會有很全面的瞭解與組織能力。這些學習到的技巧也剛好契合現在工作所需的能力。
    2. 每週的專題研究可以吸收不同的公衛知識,瞭解如何閱讀paper,他人的提問也有助於抓住paper 欲表達的重點,以及整理文獻的簡報呈現方式,這些都有助於後續在其他學科上的準備,同時meeting 也可以與外籍生、碩士生以及學長姐交流,若對於未來有迷惘或是想請教他人時,也可以透過這個時間進行交流。
    3. 專題中最特別的是可以接觸到臺灣孕產期父母的心理健康議題以及學齡前兒童的家庭訪試。
          - 醫院收案:如何讓收案對象在候診時間瞭解並願意加入計畫,是醫院收案的目標,也是訓練自己快速表達與傳遞訊息的時間,難免會遇到被拒絕的狀態,但每一次表達與陳述都是自我訓練的時刻;同時也能從門診區吸收孕產期的衛教知識。
          - 家庭訪問:與心理師以及環境組的夥伴搭配,前往個案家中進行家庭訪視。行前聯繫至當日的出訪,每一個準備過程都是培養組織、場控的能力,出訪回來後的資料整理,也訓練自己的觀察力與敏感度。
    延伸了解:家庭訪問 

    1057 許雯雅

    學經歷:北醫公衛系畢業/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畢業
    我從專題課程學習到....
    1. 累積研究經驗:怡樺老師鼓勵學生參加公衛年會、大專生計畫,並給予十足的協助,讓學生能培養建立研究架構、數據清整、統計分析、結果闡釋,最終獨立完成一個研究的能力,這對將來申請研究所、工作都有極大的幫助。
    2. 增進英文能力:除了大量閱讀paper之外,每週Lab meeting會以英文進行問答,同時訓練聽力及口說。
    3. 增廣見聞:受訓成為訪員後,到醫院婦產科收案,除了訓練表達能力以及面對受訪者的應對能力之外,我覺得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夫婦、了解醫院的作業流程是很寶貴的經驗。
    4. 溫馨的大家庭:怡樺老師對學生溫柔、有耐心,也經常關心學生的學習進度,除了學術上的疑問,老師也能給予職涯的建議。除此之外,lab的學長姐都很優秀,也樂於給予學弟妹協助。

    1057 吳心懿

    學經歷:北醫公衛系畢業/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畢業
    我從專題課程學習到....
    1. 專題討論:每週的meeting固定安排文獻討論,除了幫助我們吸收更多公衛相關議題的知識外,同時加強我們閱讀文獻的能力,並且透過全英文問答的方式來增強英語口說。

    2. 執行學術研究:在老師的lab讓我深刻了解,執行一個長期追蹤研究需要耗費多少的人力、行政與時間成本。我們可以學習如何當好一名收案者,到醫院收案時除了要學會如何向符合研究資格者說明知情同意書,同時也能從中學習正確得體的應對進退。另外,透過寄送問卷或是電話邀請家訪等行政工作,都能幫助學生更加了解進行長期追蹤研究的各項細節。

    3. 積極給予學生足夠學術投入機會:老師非常支持學生申請科技部大專生計畫或參與公衛年會,藉此培養學生獨立執行研究的能力,過程中老師總是不吝嗇的給予支持與協助,讓學生在十足支持的環境中了解學術研究。若有幸參與,對於未來申請研究所,乃至研究所期間執行碩士論文研究,都十分有幫助。

    1077 黃品嘉

    學經歷:北醫公衛系畢業/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公衛碩士班就讀中
    我從專題課程學習到....
    1. 每週的lab meeting 不只訓練我閱讀文獻的能力,也透過發問及各種問答間培養自己的思辨能力,進而更加瞭解一個嚴謹研究的雛形。

    2. 怡樺老師的大型追蹤計畫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各種身心理健康相關變項的資料搜集、建檔及分析。

    3. 我有機會接觸到計畫中家庭訪問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我學習到靈活運用自己所受到的訪員訓練,如何在遵守SOP的同時也因應現場家長、小孩的臨時狀況而靈機應變。

    4. 對於婦幼心理議題有興趣時,怡樺老師也非常支持我進一步申請科技部計畫,並且在整個研究的過程都給予非常及時的協助。

    備註:品嘉於2022年申請上Tulane, Emory, Yale, Harvard, Bost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等多間學校,目前於美國麻州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攻讀公衛碩士。
  • 常見問題解答

    資料來源:教務處